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
发布日期:2016-08-13浏览:3293
我们要知道,学,不是学别的,是指大学之道,是学经典。《论语》绝不是教我们学别的东西。《论语》中说"行有余力,则以学文",那是告诉我们,把大学之道学好了,用于实践,做人做得不错了,才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艺术。但是我们现在呢?从小就学科学文化知识,学一辈子,结果怎么样呢?地球生病了,社会风气败坏了,能源危机了,种种问题来了。这是该学的没有学,应该以后才学的提前学了,没有"知所先后"。如果是"行有余力,则以学文",做人做好了,再学科学,我们怎么会把地球折腾成这样呢?也许有人要问了,学而习之,不就行了吗?学而习之,浓缩起来就是学习。学习是不是就快乐呢?一方面学圣贤教诲,一方面付诸实践,就一定快乐吗?还是不一定。因为刚刚开始落实圣贤教育的时候,会是比较辛苦的。比如,有的人要减肥,知道自己喜欢吃肯德基的生活习惯不好,要改过来,这也是学而习之啊。但是一开始肯定觉得比较苦。戒烟的人也是这样,刚开始戒烟不会感到喜悦。但是"学而时习之",时常这样,保持相当一段时间,就不一样了,我们经常地学习,经常地把所学的付诸实践,就会尝到甜头。知道了妙处,我们就有内心的喜悦。上古时期,我们古人把"悦"写成"说"。"说"和"悦",是同一个字。为什么是同一个字呢?这也是我们老祖宗的智慧。这就告诉我们,人的言语要从喜悦当中来。要是心情不好,最好不要说话。
王凤仪先生讲,如果你着急了说话,那是妖言;你生气了说话,那是鬼话。所以要不生气、不着急,这样说出来的话很理性,是人话。所以同一个字有同一个字的道理。清净心产生智慧,分别心障碍智慧。
王凤仪先生讲,如果你着急了说话,那是妖言;你生气了说话,那是鬼话。所以要不生气、不着急,这样说出来的话很理性,是人话。所以同一个字有同一个字的道理。清净心产生智慧,分别心障碍智慧。